返回快速搜索

已有账号,登陆|注册

2025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国际设计学院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2025-07-18来源:设计院招聘公众号

详见公告 共招0人,若干职位 免责声明:用人单位专业、学历、学位、资格条件、备注内容等报考条件情况复杂,是否符合职位报考条件请登录招考单位官网进行核实或与招考单位电话联系确认,中公教育职位匹配及相关信息仅供参考,因此造成的报考损失中公教育不承担任何责任。
  • 报名时间 : 待发布
  • 缴费时间 : 待发布
  • 准考证打印 : 待发布
  • 笔试时间 : 待发布

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省唯一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坐落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由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学校于2021年成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ESI全球前1%学科6个(工程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和农业科学),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8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

目前,学校正处在战略机遇期和历史窗口期叠加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全面展开,为学校高水平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

2025年新建设的国际设计学院,作为东莞理工学院重点打造的国际化、高层次平台学院,依托东莞“世界制造业名城”设计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大湾区的资源集聚效应,围绕东莞“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城市建设任务,将中国设计、生态文明与文化自信等价值追求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依托学校文工交叉学科优势基础,以高水平国际化视野和交叉型设计学科为核心,融合工程、科技、人文艺术,以文艺工交叉、科产教融合、数智化赋能、国际合作为办学理念,致力于服务大湾区支柱产业,通过建立“湾区智能设计高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枢纽”“数字时尚潮玩创新引擎”与“地域文化再生设计新地标”,形成具有“新工科赋能艺术、设计驱动智造、创新撬动新质生产力”的国际化特色和先进教育理念的设计学院。

现诚邀海内外青年英才加盟我校,学校将为您提供自由的学术环境、良好的工作条件、优厚的薪酬待遇及广阔的发展平台。

一、招聘岗位类型

岗位设置和待遇标准根据《东莞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全职引进与岗位聘用实施办法》执行,具体有:

1.战略人才岗位

在设计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成果,在国内外具有卓越影响力,具备引领学科发展的综合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制定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创造性的学科建设目标、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创建国内一流学科。岗位待遇一人一议。

2.领军人才岗位

具备深厚学术造诣和较强科研组织领导能力,能够带领团队在设计学、艺术学、智能交互等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

A岗:年薪100-150万元,购房补贴不低于2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科300万元,人文社科80万元。

B岗:年薪85万元,购房补贴15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科200万元、人文社科60万元。

3.骨干人才岗位

具有海外名校、重点高校或科研机构学习/工作经历,或在产业界有突出表现的青年学者、设计师,具备良好学术潜力和创新能力。支撑创建国内一流学科,主持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重要学术论文,冲击省部级(政府)科研奖励或重要社会力量奖。

A岗:聘任校聘教授(研究员),年薪65万元,购房补贴11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科60万元、人文社科30万元。

B岗:聘任校聘副教授(副研究员),年薪48万元,购房补贴8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科30万元、人文社科15万元。

C岗:聘任校聘副教授(副研究员),年薪43万元,购房补贴5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科20万元、人文社科10万元。

注:超过合同约定的各类业绩成果以绩效工资形式额外计发。

二、引才方向(不限于以下方向)

本次人才引进重点面向以下学科领域(不限于):

设计学优势专业(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艺术与科技、公共艺术、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设计学新兴领域(服务设计、体验设计、交互设计、信息设计、AI辅助设计)。

与设计学科相关的理工类专业: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图形技术、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专业海内外专才。

与设计学科相关的人文社科类专业:艺术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

三、引才支持与待遇

应聘者根据学校发布的公开招聘信息,将应聘材料发至国际设计学院(筹)招聘电子邮箱,邮件标题注明“姓名+应聘岗位(如:张三+骨干人才A岗)”,应聘材料包括:

1.东莞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岗位申请表;

东莞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岗位申请表.doc

2.个人简历(不限格式,含详细联系方式与科研/教学成果清单);

3.身份证、各学历层次学历学位证书、最高学历学位验证证书、职称证书、申请表相关业绩成果证明材料;

4.境外人才需提供3名专家推荐信。

学院人才工作小组将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初审和专业评议,审查合格者将通过邮件通知参加面试及学术汇报。面试通过者按学校有关程序审议,并由学校审批聘用;未通过者恕不另行通知,应聘材料不予退还。

四、联系地址

(一)国际设计学院

通讯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国际设计学院,联系电话:张老师13763178244,0769-22861068,电子邮箱:zhangyh@dgut.edu.cn。

(二)人力资源部

通讯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区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行政楼A410。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00,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除外。

(三)组织统战部人才办

通讯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区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行政楼A413。

电子邮箱:dgutzp@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00,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除外

下载加载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