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300-999

登录 | 注册

登录 / 注册后,可享受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预约订阅公告预约订阅公告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智能一键选岗智能一键选岗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预约考试公告预约考试公告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每日推荐备考每日推荐备考

2025广东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宗祖盼副教授博士后招聘1人公告

2025-04-23 08:32来源:深圳大学人力资源部

共招1人。

  • 1

    公告发布

    04月23日

  • 2

    报名时间

    待发布

  • 3

    缴费确认

    待发布

  • 4

    准考证打印

    待发布

  • 5

    笔试时间

    待发布

  • 6

    成绩查询

    待发布

公告详情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宗祖盼副教授现面向国内外诚聘博士后1人,具体要求如下:

一、院所介绍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依托人文学院设站,人文学院是深圳高校中唯一涵盖文、史、哲三个专业的高等人文学院,也是伴随着深圳大学成长,实现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重点学院之一。人文学院由之前的文学院更名,文学院的前身是中文系,成立于1984年,是深圳大学最早建立的专业系科之一。学院目前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现有博士生导师40余人。流动站中,有文化产业研究院、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饶宗颐文化研究院三个相对独立研究机构。另有印度研究中心、故宫学研究院、国学研究院、比较文学研究所、应用语言研究所、文艺学研究中心、当代通俗文化研究所、身体美学研究所、中国诗词研究中心、东亚汉籍研究所、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等省部级、校级、院级重点研究机构。

文化产业研究院成立于2009年,为深圳大学首个跨学院、多学科、综合性的文科独立科研机构。文产院研究力量雄厚,100%拥有博士学位,90%以上具有海外学历教育或访问经历。文产院拥有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近年来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中均位居全国前列)和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二级学科博士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0余项,打造了“文化科技创新论坛”、《文化科技蓝皮书》、中国城市创意指数、《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报告》《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年度学术报告》等学术品牌。

二、研究方向及合作导师介绍

研究方向: 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

合作导师简介: 宗祖盼,文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访问学者,深圳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荔园优青”)。目前担任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主要从事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研究。著有《文化产业发生论》《跨界融合与文化创新》《双演融合:数字时代的演艺》,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6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或摘编。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市级课题9项,学术成果4次获广东省、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兼任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理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三、应聘条件

(一)取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年龄在35岁以下,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身体健康、能胜任岗位的工作要求。

(四)目前已取得显著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将予以优先考虑。

(五)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四、聘期待遇

学校博士后合同期限为2年或3年;综合年薪33万元以上。

优秀博士后可以享受富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厚待遇;

独享学校博士后人才培育发展支持计划,职业发展通道畅通。

1.省市对符合条件的在站博士后发放每人总额36万元的生活补助。

2.学校提供15万元以上的综合年薪;

符合条件的优秀博士后可以申请“荔新奖励计划”,学校另外提供奖励性薪资4.8万元。

3.符合要求的优秀博士后可以通过“荔园留菁计划”直接申请教师岗位(博士后留校绿色通道)。

4.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以独立以负责人身份申请各级科研项目。

5.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可申请评定专业技术资格。

6.博士后进站,可自愿选择落户深圳市。

7.深圳市对出站博士后给予36万元生活补助。

8.提供福利保障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服务、年度体检和就餐补贴等。

9.若博士后资助政策有所调整,以最新的文件规定为准。

五、岗位职责

1.完成合作导师布置的科研项目,独立进行相应课题的科学研究。

2.发表较高水平科研论文。

3.根据需要,完成合作导师分配的其他工作任务。

4.完成流动站规定的考核指标。

六、应聘方式

1.应聘者将个人简历及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电子文档发给联系人。

2.初审合格者将被通知面试,面试请准备如下材料给专家组审核:

l 个人简历

l 学位证明复印件

l 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复印件

l 博士导师推荐信

七、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汇文楼五楼办公区2520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0755—26534961

导师E-mail:zongzupan@szu.edu.cn

事务工作E-mail:chensi03@szu.edu.cn

八、申请截止时间: 本招聘长期有效,招满即止。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宗祖盼副教授现面向国内外诚聘博士后1人,具体要求如下:

一、院所介绍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依托人文学院设站,人文学院是深圳高校中唯一涵盖文、史、哲三个专业的高等人文学院,也是伴随着深圳大学成长,实现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重点学院之一。人文学院由之前的文学院更名,文学院的前身是中文系,成立于1984年,是深圳大学最早建立的专业系科之一。学院目前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现有博士生导师40余人。流动站中,有文化产业研究院、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饶宗颐文化研究院三个相对独立研究机构。另有印度研究中心、故宫学研究院、国学研究院、比较文学研究所、应用语言研究所、文艺学研究中心、当代通俗文化研究所、身体美学研究所、中国诗词研究中心、东亚汉籍研究所、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等省部级、校级、院级重点研究机构。

文化产业研究院成立于2009年,为深圳大学首个跨学院、多学科、综合性的文科独立科研机构。文产院研究力量雄厚,100%拥有博士学位,90%以上具有海外学历教育或访问经历。文产院拥有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近年来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中均位居全国前列)和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二级学科博士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0余项,打造了“文化科技创新论坛”、《文化科技蓝皮书》、中国城市创意指数、《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报告》《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年度学术报告》等学术品牌。

二、研究方向及合作导师介绍

研究方向: 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

合作导师简介: 宗祖盼,文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访问学者,深圳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荔园优青”)。目前担任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主要从事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研究。著有《文化产业发生论》《跨界融合与文化创新》《双演融合:数字时代的演艺》,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6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或摘编。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市级课题9项,学术成果4次获广东省、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兼任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理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三、应聘条件

(一)取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年龄在35岁以下,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身体健康、能胜任岗位的工作要求。

(四)目前已取得显著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将予以优先考虑。

(五)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四、聘期待遇

学校博士后合同期限为2年或3年;综合年薪33万元以上。

优秀博士后可以享受富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厚待遇;

独享学校博士后人才培育发展支持计划,职业发展通道畅通。

1.省市对符合条件的在站博士后发放每人总额36万元的生活补助。

2.学校提供15万元以上的综合年薪;

符合条件的优秀博士后可以申请“荔新奖励计划”,学校另外提供奖励性薪资4.8万元。

3.符合要求的优秀博士后可以通过“荔园留菁计划”直接申请教师岗位(博士后留校绿色通道)。

4.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以独立以负责人身份申请各级科研项目。

5.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可申请评定专业技术资格。

6.博士后进站,可自愿选择落户深圳市。

7.深圳市对出站博士后给予36万元生活补助。

8.提供福利保障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服务、年度体检和就餐补贴等。

9.若博士后资助政策有所调整,以最新的文件规定为准。

五、岗位职责

1.完成合作导师布置的科研项目,独立进行相应课题的科学研究。

2.发表较高水平科研论文。

3.根据需要,完成合作导师分配的其他工作任务。

4.完成流动站规定的考核指标。

六、应聘方式

1.应聘者将个人简历及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电子文档发给联系人。

2.初审合格者将被通知面试,面试请准备如下材料给专家组审核:

l 个人简历

l 学位证明复印件

l 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复印件

l 博士导师推荐信

七、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汇文楼五楼办公区2520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0755—26534961

导师E-mail:zongzupan@szu.edu.cn

事务工作E-mail:chensi03@szu.edu.cn

八、申请截止时间: 本招聘长期有效,招满即止。

优课推荐

公告预约

考试查询系统

  • 请选择年份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请选择省份

    省份 地市 县区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请选择意向考试项目

    • 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教师招聘
    • 国企招聘
    • 医疗卫生
    • 选调生
    • 公选/遴选
    • 公益性岗位
    • 招警
    • 辅警
    • 银行考试
    • 农村信用社
    • 教师资格
    • 特岗教师
    • 社区工作者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会计考试
    • 考研
    • 军转干
    • 社会工作师
    • 医学考试
    • 乡镇公务员

提示:地区和考试项目关联公告推送,请慎重选择

免责声明:中公教育提示广大考生,请报考前仔细阅读对应职位招录要求或联系招录单位确认,本职位检索系统提供内容仅供参考!

微信公众号
中公APP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