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300-999

登录 | 注册

登录 / 注册后,可享受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预约订阅公告预约订阅公告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智能一键选岗智能一键选岗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预约考试公告预约考试公告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每日推荐备考每日推荐备考

2025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优秀教师招聘公告

2025-04-23 09:27来源: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共招0人。

  • 1

    公告发布

    04月23日

  • 2

    报名时间

    待发布

  • 3

    缴费确认

    待发布

  • 4

    准考证打印

    待发布

  • 5

    笔试时间

    待发布

  • 6

    成绩查询

    待发布

公告详情

学院简介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七十余年来,林学院为我国林业事业输送了一万余名人才,从这里走出了10位两院院士为代表的一批具国际影响力的专家,培养出了我国林业系统第一位博士。学院现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设有林学博士后流动站,包含7个林学二级学科学术型博士学位点、5个林学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点、设有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点和地理学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点;具有林业专业博士学位点。林学学科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包含森林培育、森林经理学、森林保护学、城市林业、森林学、森林土壤学和智慧林业等7个二级学科;土壤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为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林学2017年、2022年连续两轮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学院建有林学(含林学和城市林业方向)、森林保护、 经济林、 地理信息科学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智慧林业微专业,设有梁希实验班培养模式。

学院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的高质量师资队伍,包括院士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3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3人,省部级人才17人。森林经营和森林保护2个团队获评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院现有包括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5个,校级研究中心(所)9个,野外固定、半固定科研基地50余处。学院2016年荣获“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2022年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

招聘对象及条件

(一)招聘对象:应届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取得博士学位的留学归国人员和京内调动人员。

(二)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

(三)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身心健康,品行端正,遵纪守法,无任何不良记录;

3.热爱高等教育事业和高校教师工作,具备课堂教学的能力和素质。思维逻辑清晰,具有良好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

4.具有优秀的研究成果,能够反映出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或学术创新潜力;

5.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6.具有中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含博士应届毕业生)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7.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受过刑事处罚、党纪政纪处分的;

(2)正在接受纪律审查、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3)曾在各级公职人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的;

(4)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

(5)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

(6)在校期间受过学校处分的;

(7)聘用后构成回避关系的;

(8)具有其他不良行为记录的。

(四)招聘岗位及资格条件

1.人才引进:

(1)战略科学家。在相关学科领域取得国际公认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做出重大贡献,学术造诣精深,能带领学科在本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包括两院院士、外籍及境外院士或具有相当水平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

(2)领军人才。国(境)内外著名高校、世界领先水平科研机构的教授或资深研究员,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具有较高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取得行业领域公认的重要研究成果,能带领学科在本领域赶超或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3)杰出人才。国(境)内外知名高校、知名科研院所教授、研究员或相当职务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在本研究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取得行业领域公认的研究成果,具有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的潜力。

(4)青年拔尖人才。国(境)内外知名高校、知名科研院所副教授或相当职务及以上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学术水平达到行业领先,学术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具备学科专业人才后备力量。

2.教师招聘:

微信截图_20250422104749.png

报名方式及时间安排

(一)报名方式

1.人才引进。申请人投递个人简历及相关材料至学院邮箱,后续可通过来电、来访等形式洽谈沟通。

2.教师招聘。应聘者需根据招聘岗位需求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岗位(每位应聘者只能申请一个岗位),通过电子邮件投递简历(简历模版见附件)。如能进入后续环节,学院将通过邮件、电话、短信等渠道通知,请保持联系方式畅通。

(二)时间安排

人才引进和教师招聘工作全年开展。

联系方式

人事处联系方式

联系人:金老师、刘老师

电话:010-62338181

邮箱:bjfuzhaopin@126.com

人事处网站:http://rsc.bjfu.edu.cn

学院联系方式

联系人:郑老师、焦老师

联系电话:010-62336354

邮箱:yingxue_jiao@bjfu.edu.cn

附件-简历模板

学院简介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七十余年来,林学院为我国林业事业输送了一万余名人才,从这里走出了10位两院院士为代表的一批具国际影响力的专家,培养出了我国林业系统第一位博士。学院现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设有林学博士后流动站,包含7个林学二级学科学术型博士学位点、5个林学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点、设有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点和地理学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点;具有林业专业博士学位点。林学学科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包含森林培育、森林经理学、森林保护学、城市林业、森林学、森林土壤学和智慧林业等7个二级学科;土壤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为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林学2017年、2022年连续两轮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学院建有林学(含林学和城市林业方向)、森林保护、 经济林、 地理信息科学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智慧林业微专业,设有梁希实验班培养模式。

学院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的高质量师资队伍,包括院士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3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3人,省部级人才17人。森林经营和森林保护2个团队获评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院现有包括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5个,校级研究中心(所)9个,野外固定、半固定科研基地50余处。学院2016年荣获“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2022年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

招聘对象及条件

(一)招聘对象:应届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取得博士学位的留学归国人员和京内调动人员。

(二)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

(三)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身心健康,品行端正,遵纪守法,无任何不良记录;

3.热爱高等教育事业和高校教师工作,具备课堂教学的能力和素质。思维逻辑清晰,具有良好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

4.具有优秀的研究成果,能够反映出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或学术创新潜力;

5.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6.具有中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含博士应届毕业生)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7.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受过刑事处罚、党纪政纪处分的;

(2)正在接受纪律审查、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3)曾在各级公职人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的;

(4)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

(5)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

(6)在校期间受过学校处分的;

(7)聘用后构成回避关系的;

(8)具有其他不良行为记录的。

(四)招聘岗位及资格条件

1.人才引进:

(1)战略科学家。在相关学科领域取得国际公认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做出重大贡献,学术造诣精深,能带领学科在本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包括两院院士、外籍及境外院士或具有相当水平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

(2)领军人才。国(境)内外著名高校、世界领先水平科研机构的教授或资深研究员,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具有较高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取得行业领域公认的重要研究成果,能带领学科在本领域赶超或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3)杰出人才。国(境)内外知名高校、知名科研院所教授、研究员或相当职务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在本研究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取得行业领域公认的研究成果,具有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的潜力。

(4)青年拔尖人才。国(境)内外知名高校、知名科研院所副教授或相当职务及以上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学术水平达到行业领先,学术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具备学科专业人才后备力量。

2.教师招聘:

微信截图_20250422104749.png

报名方式及时间安排

(一)报名方式

1.人才引进。申请人投递个人简历及相关材料至学院邮箱,后续可通过来电、来访等形式洽谈沟通。

2.教师招聘。应聘者需根据招聘岗位需求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岗位(每位应聘者只能申请一个岗位),通过电子邮件投递简历(简历模版见附件)。如能进入后续环节,学院将通过邮件、电话、短信等渠道通知,请保持联系方式畅通。

(二)时间安排

人才引进和教师招聘工作全年开展。

联系方式

人事处联系方式

联系人:金老师、刘老师

电话:010-62338181

邮箱:bjfuzhaopin@126.com

人事处网站:http://rsc.bjfu.edu.cn

学院联系方式

联系人:郑老师、焦老师

联系电话:010-62336354

邮箱:yingxue_jiao@bjfu.edu.cn

附件-简历模板

优课推荐

公告预约

考试查询系统

  • 请选择年份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请选择省份

    省份 地市 县区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请选择意向考试项目

    • 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教师招聘
    • 国企招聘
    • 医疗卫生
    • 选调生
    • 公选/遴选
    • 公益性岗位
    • 招警
    • 辅警
    • 银行考试
    • 农村信用社
    • 教师资格
    • 特岗教师
    • 社区工作者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会计考试
    • 考研
    • 军转干
    • 社会工作师
    • 医学考试
    • 乡镇公务员

提示:地区和考试项目关联公告推送,请慎重选择

免责声明:中公教育提示广大考生,请报考前仔细阅读对应职位招录要求或联系招录单位确认,本职位检索系统提供内容仅供参考!

微信公众号
中公APP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