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300-999

登录 | 注册

登录 / 注册后,可享受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预约订阅公告预约订阅公告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智能一键选岗智能一键选岗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预约考试公告预约考试公告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每日推荐备考每日推荐备考

2025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国际设计学院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2025-07-18 17:49来源:设计院招聘公众号

共招0人。

  • 1

    公告发布

    07月18日

  • 2

    报名时间

    待发布

  • 3

    缴费确认

    待发布

  • 4

    准考证打印

    待发布

  • 5

    笔试时间

    待发布

  • 6

    成绩查询

    待发布

公告详情

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省唯一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坐落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由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学校于2021年成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ESI全球前1%学科6个(工程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和农业科学),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8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

目前,学校正处在战略机遇期和历史窗口期叠加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全面展开,为学校高水平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

2025年新建设的国际设计学院,作为东莞理工学院重点打造的国际化、高层次平台学院,依托东莞“世界制造业名城”设计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大湾区的资源集聚效应,围绕东莞“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城市建设任务,将中国设计、生态文明与文化自信等价值追求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依托学校文工交叉学科优势基础,以高水平国际化视野和交叉型设计学科为核心,融合工程、科技、人文艺术,以文艺工交叉、科产教融合、数智化赋能、国际合作为办学理念,致力于服务大湾区支柱产业,通过建立“湾区智能设计高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枢纽”“数字时尚潮玩创新引擎”与“地域文化再生设计新地标”,形成具有“新工科赋能艺术、设计驱动智造、创新撬动新质生产力”的国际化特色和先进教育理念的设计学院。

现诚邀海内外青年英才加盟我校,学校将为您提供自由的学术环境、良好的工作条件、优厚的薪酬待遇及广阔的发展平台。

一、招聘岗位类型

岗位设置和待遇标准根据《东莞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全职引进与岗位聘用实施办法》执行,具体有:

1.战略人才岗位

在设计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成果,在国内外具有卓越影响力,具备引领学科发展的综合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制定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创造性的学科建设目标、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创建国内一流学科。岗位待遇一人一议。

2.领军人才岗位

具备深厚学术造诣和较强科研组织领导能力,能够带领团队在设计学、艺术学、智能交互等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

A岗:年薪100-150万元,购房补贴不低于2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科300万元,人文社科80万元。

B岗:年薪85万元,购房补贴15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科200万元、人文社科60万元。

3.骨干人才岗位

具有海外名校、重点高校或科研机构学习/工作经历,或在产业界有突出表现的青年学者、设计师,具备良好学术潜力和创新能力。支撑创建国内一流学科,主持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重要学术论文,冲击省部级(政府)科研奖励或重要社会力量奖。

A岗:聘任校聘教授(研究员),年薪65万元,购房补贴11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科60万元、人文社科30万元。

B岗:聘任校聘副教授(副研究员),年薪48万元,购房补贴8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科30万元、人文社科15万元。

C岗:聘任校聘副教授(副研究员),年薪43万元,购房补贴5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科20万元、人文社科10万元。

注:超过合同约定的各类业绩成果以绩效工资形式额外计发。

二、引才方向(不限于以下方向)

本次人才引进重点面向以下学科领域(不限于):

设计学优势专业(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艺术与科技、公共艺术、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设计学新兴领域(服务设计、体验设计、交互设计、信息设计、AI辅助设计)。

与设计学科相关的理工类专业: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图形技术、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专业海内外专才。

与设计学科相关的人文社科类专业:艺术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

三、引才支持与待遇

应聘者根据学校发布的公开招聘信息,将应聘材料发至国际设计学院(筹)招聘电子邮箱,邮件标题注明“姓名+应聘岗位(如:张三+骨干人才A岗)”,应聘材料包括:

1.东莞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岗位申请表;

东莞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岗位申请表.doc

2.个人简历(不限格式,含详细联系方式与科研/教学成果清单);

3.身份证、各学历层次学历学位证书、最高学历学位验证证书、职称证书、申请表相关业绩成果证明材料;

4.境外人才需提供3名专家推荐信。

学院人才工作小组将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初审和专业评议,审查合格者将通过邮件通知参加面试及学术汇报。面试通过者按学校有关程序审议,并由学校审批聘用;未通过者恕不另行通知,应聘材料不予退还。

四、联系地址

(一)国际设计学院

通讯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国际设计学院,联系电话:张老师13763178244,0769-22861068,电子邮箱:zhangyh@dgut.edu.cn。

(二)人力资源部

通讯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区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行政楼A410。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00,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除外。

(三)组织统战部人才办

通讯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区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行政楼A413。

电子邮箱:dgutzp@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00,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除外

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省唯一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坐落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由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学校于2021年成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ESI全球前1%学科6个(工程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和农业科学),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8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

目前,学校正处在战略机遇期和历史窗口期叠加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全面展开,为学校高水平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

2025年新建设的国际设计学院,作为东莞理工学院重点打造的国际化、高层次平台学院,依托东莞“世界制造业名城”设计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大湾区的资源集聚效应,围绕东莞“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城市建设任务,将中国设计、生态文明与文化自信等价值追求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依托学校文工交叉学科优势基础,以高水平国际化视野和交叉型设计学科为核心,融合工程、科技、人文艺术,以文艺工交叉、科产教融合、数智化赋能、国际合作为办学理念,致力于服务大湾区支柱产业,通过建立“湾区智能设计高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枢纽”“数字时尚潮玩创新引擎”与“地域文化再生设计新地标”,形成具有“新工科赋能艺术、设计驱动智造、创新撬动新质生产力”的国际化特色和先进教育理念的设计学院。

现诚邀海内外青年英才加盟我校,学校将为您提供自由的学术环境、良好的工作条件、优厚的薪酬待遇及广阔的发展平台。

一、招聘岗位类型

岗位设置和待遇标准根据《东莞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全职引进与岗位聘用实施办法》执行,具体有:

1.战略人才岗位

在设计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成果,在国内外具有卓越影响力,具备引领学科发展的综合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制定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创造性的学科建设目标、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创建国内一流学科。岗位待遇一人一议。

2.领军人才岗位

具备深厚学术造诣和较强科研组织领导能力,能够带领团队在设计学、艺术学、智能交互等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

A岗:年薪100-150万元,购房补贴不低于2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科300万元,人文社科80万元。

B岗:年薪85万元,购房补贴15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科200万元、人文社科60万元。

3.骨干人才岗位

具有海外名校、重点高校或科研机构学习/工作经历,或在产业界有突出表现的青年学者、设计师,具备良好学术潜力和创新能力。支撑创建国内一流学科,主持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重要学术论文,冲击省部级(政府)科研奖励或重要社会力量奖。

A岗:聘任校聘教授(研究员),年薪65万元,购房补贴11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科60万元、人文社科30万元。

B岗:聘任校聘副教授(副研究员),年薪48万元,购房补贴8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科30万元、人文社科15万元。

C岗:聘任校聘副教授(副研究员),年薪43万元,购房补贴5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科20万元、人文社科10万元。

注:超过合同约定的各类业绩成果以绩效工资形式额外计发。

二、引才方向(不限于以下方向)

本次人才引进重点面向以下学科领域(不限于):

设计学优势专业(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艺术与科技、公共艺术、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设计学新兴领域(服务设计、体验设计、交互设计、信息设计、AI辅助设计)。

与设计学科相关的理工类专业: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图形技术、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专业海内外专才。

与设计学科相关的人文社科类专业:艺术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

三、引才支持与待遇

应聘者根据学校发布的公开招聘信息,将应聘材料发至国际设计学院(筹)招聘电子邮箱,邮件标题注明“姓名+应聘岗位(如:张三+骨干人才A岗)”,应聘材料包括:

1.东莞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岗位申请表;

东莞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岗位申请表.doc

2.个人简历(不限格式,含详细联系方式与科研/教学成果清单);

3.身份证、各学历层次学历学位证书、最高学历学位验证证书、职称证书、申请表相关业绩成果证明材料;

4.境外人才需提供3名专家推荐信。

学院人才工作小组将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初审和专业评议,审查合格者将通过邮件通知参加面试及学术汇报。面试通过者按学校有关程序审议,并由学校审批聘用;未通过者恕不另行通知,应聘材料不予退还。

四、联系地址

(一)国际设计学院

通讯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国际设计学院,联系电话:张老师13763178244,0769-22861068,电子邮箱:zhangyh@dgut.edu.cn。

(二)人力资源部

通讯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区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行政楼A410。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00,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除外。

(三)组织统战部人才办

通讯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区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行政楼A413。

电子邮箱:dgutzp@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00,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除外

优课推荐

公告预约

考试查询系统

  • 请选择年份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请选择省份

    省份 地市 县区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请选择意向考试项目

    • 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教师招聘
    • 国企招聘
    • 医疗卫生
    • 选调生
    • 公选/遴选
    • 公益性岗位
    • 招警
    • 辅警
    • 银行考试
    • 农村信用社
    • 教师资格
    • 特岗教师
    • 社区工作者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会计考试
    • 考研
    • 军转干
    • 社会工作师
    • 医学考试
    • 乡镇公务员

提示:地区和考试项目关联公告推送,请慎重选择

免责声明:中公教育提示广大考生,请报考前仔细阅读对应职位招录要求或联系招录单位确认,本职位检索系统提供内容仅供参考!

微信公众号
中公APP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