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匹配度仅供参考是否能够报考最终以招考单位审核结果准! ! !
职位要求 | 我的简历 | 匹配 | |
---|---|---|---|
考试意向 | 国企招聘 | 未填写 去完善> | |
报考地区 | 广东-广州市 | 未填写 去完善> | |
年龄 | 45周岁及以下,详见其他条件 | 未填写 去完善> | ![]() |
性别 | 详情见公告 | 未填写 去完善> | ![]() |
民族 | 详情见公告 | 未填写 去完善> | ![]() |
户籍 | 详情见公告 | 未填写 去完善> | ![]() |
生源地 | 详情见公告 | 未填写 去完善> | ![]() |
政治面貌 | 详情见公告 | 未填写 去完善> | ![]() |
学历 | 详情见公告 | 未填写 去完善> | ![]() |
学位 | 详情见公告 | 未填写 去完善> | ![]() |
专业 | 详情见公告 | 未填写 去完善> | ![]() |
学历类别 | 详情见公告 | 未填写 去完善> | ![]() |
应届 | 否 | 未填写 去完善> | ![]() |
是否择业期 | 详情见公告 | 未填写 去完善> | ![]() |
资格证书 | 详情见公告 | 未填写 去完善> | ![]() |
基层工作年限 | 详情见公告 | 未填写 去完善> | ![]() |
服务基层项目 | 详情见公告 | 未填写 去完善> | ![]() |
岗位任职条件 | 1.工作经历:同时满足以下工作经验要求:(1)最高学历为博士研究生的毕业后工作应满1年,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后工作应满2年;(2)具有国内外知名通信装备制造企业或互联网企业或网络安全大型企业10年以上工作经验;有成功项目案例者优先。5.能力要求: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优先:(1)省级人才支持计划非高端项目人选。(2)在研的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技术负责人。(3)部级重点实验室、部级工程实验室、部级工程研究中心、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部级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4)世界权威学术技术排名中全球综合排名前150名或专业排名前50名高校的副教授,全球科研实力排名前100名或专业排名前30名科研机构(含企业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双一流”建设学科教授或副教授。(5)全国性或行业性权威学术技术组织高级成员、所属机构负责人,地区性权威学术技术组织负责人。(6)世界500强企业相关专业领域重大项目负责人。(7)国际著名金融机构、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区域总部高级专业人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全国排名前20位的会计师事务所总部高级专业人才。(8)近三年入选中国互联网百强榜、中国软件百强榜、中国电子信息企业百强榜、中国物联网企业百强榜、人工智能企业百强榜排行前10位的企业总部高级专业技术人才。(9)近五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前15名完成人;近五年中国专利银奖、优秀奖主要获得者;近五年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主要获得者。(10)近五年国家级一类技能大赛二等奖/三等奖个人奖获得者;近五年国家级二类/部级/行业级技能大赛二等奖及以上个人奖获得者;近五年“网鼎杯”“强网杯”网络安全大赛前10名的团队核心成员。(11)近五年中央企业技术能手。 |
回避原则 | 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不得同时在本单位本部工作;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以及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配偶),不得在同一单位或部门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 |
选聘范围 | 系统内/外 |
单位类别 | 驻省会城市(含深圳)主城区单位(不含驻省会城市主城区的各级送变电公司、输变电公司,以及非管制业务四级单位) |
单位咨询方式 | 1.广东电网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电话(020-81733925);Elink(广东电网公司人才市场);邮箱(nfdwshzp@189.cn);2.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电话(020-85126729);Elink(广东电网公司人才市场);邮箱(nfdwshzp@189.cn);3.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电话(020-85122216);Elink(广东电网公司人才市场);邮箱(nfdwshzp@189.cn);4.电网规划研究中心/电力科学研究院/阳江供电局:电话(020-85122978);Elink(广东电网公司人才市场);邮箱(nfdwshzp@189.cn)。 |
免责声明:用人单位专业、学历、学位等报考条件复杂,是否符合职位报考请登录招考单位官网进行核实或与招录单位电话联系确认,中公教育职位匹配及参考信息仅供参考,请自行进一步核实并确认是否能够报考,因此造成的损失中公教育不承担任何责任。同时,中公教育将不断提升产品体验和技术水平,逐步完善职位匹配精准度,为广大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体验服务!